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大会
2025-11-03 阅读(7563)
人参知母 熟地当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大会
暨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
秋高气爽,情满杏林。10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良乡校区举办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大会暨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校党委书记王瑶琪,党委副书记、校长唐志书,党委常委、副校长闫振凡,校长助理刘永琦,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秩年40年、30年、20年、10年返校校友及师生代表近600人参加大会。大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官方视频号和抖音号进行同步线上直播。大会由副校长丁霞主持。

校党委书记王瑶琪发表讲话,她指出,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北中医人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使命担当。每一个阶段都有校友与母校并肩。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学校逐渐完成了从“内涵发展”到“规模化跨越”的进阶,逐步构建起多学科协同、双校区发展的办学格局。我们不仅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更沉淀了独有的精神气质与办学特色,这些既是我们的“根”与“魂”,也是校友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她代表学校向全球校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她表示,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这365天,是我们向着历史性时刻共同进发的发令枪,更是凝聚北中医人情感与力量的集结号。期待大家唤醒心底炽热的“北中医情怀”,关注母校的各项发展、见证校园的点滴成长,让这份母校情跨越山海、永不褪色。希望校友继续传承岐黄薪火、共担时代使命,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校长唐志书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返校的校友、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师生,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唐志书校长代表学校向校友汇报学校的发展成就、传递殷切期许。他强调,学校发展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一代代北中医人的薪火相传、矢志奋斗,也凝聚着广大校友的重要智慧和无私奉献。他期盼各位校友和老师能一如既往地心系母校,积极为母校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汇聚资源、贡献智慧,以爱校之情、荣校之心、兴校之责,与学校携手共担传承岐黄薪火的光荣使命。并向海内外全体北中医校友发出最诚挚、最热情的建校七十周年返校邀请,在明年金秋时节共同书写母校七秩辉煌,分享属于所有北中医人的荣耀与喜悦。


(丁霞副校长主持大会)
2025年校友秩年返校大会
校友秩年返校环节,以一部青春微电影《青春万岁》拉开帷幕,勾起校友们的青春记忆。
高擎着分别象征“赤诚”“神圣”“勇毅”“朝气”的红、白、蓝、绿四色旗帜,各秩年校友代表依次向母校“报到”,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毛群安 1980级中医学专业校友(毕业40年)

谢琪 1990级针灸推拿专业校友(毕业30年)

马赛丽 2014级德国留学生校友(入学10年)
毛群安、谢琪、马赛丽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三位校友深情讲述自己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回忆在北中医度过的美好时光,描绘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蓝图,他们与中医药的故事和浓浓的“北中医情怀”引发了共鸣,他们的成长与成就,亦是母校的骄傲。
秩年校友代表为教师代表献上鲜花,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学校第二届毕业生、老一辈教师代表高学敏教授,深耕中医药教育数十载,用一生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是我校立德树人的典范。他在发言中回忆了北中医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治学从教初心,表达了希望后辈传承薪火的嘱托和对母校的深情祝福。

1982级校友、中青年教师代表、中药学院制药系吴清教授,35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从在课堂上聆听教诲的人变成在讲台上传递薪火的人,吴清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身份变化但追求中医药事业不变的恒心,以她的坚守诠释北中医人的执着与奉献。

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1996级中医学专业博士校友、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宋冰代表公司,管理学院已故退休教师袁玉兰之子何源泉、1976级中医学院校友李玉贤和金明月夫妇之孙李韦枢分别代表母亲和祖父母,向母校捐赠资金;1978级首届中药学研究生、海外校友王学治,向母校捐赠精心创作的2幅国画作品《盛世风韵》《中流砥柱》;1993级中药专业校友丁锐向母校捐赠刘渡舟、王绵之、颜正华、贾维胜四位国医大家留下的4幅墨宝。王瑶琪书记、唐志书校长、闫振凡副校长、刘永琦校长助理上台接受捐赠,并为捐赠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
大会举行了建校70年纪念活动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沙影流转,师生校友在一幅幅沙画中,感受到北中医人用心血和智慧镌刻的岁月年轮——学校六十九载蓬勃发展、薪火相传的不凡历程。在场全体校领导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上台共同推杆洒下金色沙粒,启动建校70周年倒计时,并发布了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七秩岐黄传薪火,鼎新致远济苍生”、纪念活动标识。


1956-1966 · 薪火初燃,奠基立业
这十年,是艰苦创业、星火燎原的十年,为学校的辉煌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1966-1976·风雨兼程,步履不停
这十年,是砥砺前行的十年,我们在风雨中扎根,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

1976-1986·春回大地,攀越新高
这十年,是承前启后、擘画蓝图的十年,为学校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86-1996·焕发生机,走向世界
这十年,是胸怀天下、格局初开的十年,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办学格局实现了重大飞跃。

1996-2006·融合创新,跨越发展
这十年,是融合发展、开拓创新的十年,学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6-2016·蓬勃发展,新址启航
这十年,是厚积薄发、捷报频传的十年,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下的新航程。

2016-2025·凝心聚力,再谱华章
近十年,学校锐意进取、宏图大展,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踔厉奋发,以立德树人初心驱动学校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随后,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LOGO)和第一号公告正式发布。动画中翱翔的喜鹊在流光中化作灵动的“70”,它火红的色彩如七十年不灭的薪火,传递着杏林报喜的佳音,象征着扁鹊济世救人的仁心仁术薪火相传,寄托着对中医药事业展翅高飞的希冀和“鼎新致远济苍生”的宏愿。

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第一号公告向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发出了共赴一场忆往昔、话今朝、瞻未来、谋发展,同庆母校七十华诞的盛大邀约!

大会在燕地湖畔的合影中落幕,但母校与校友的“约定”才刚开始——明年,建校70周年的荣光时刻,学校期待与各界校友再次相聚。






稿件和照片提供/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红岩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