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航空英雄
2025-11-08 阅读(5052)
致敬航空英雄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七十六周年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
左主席丹红博士:
您好!您讲述的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充满了家国情怀与英雄赞歌的航空史诗。确实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断层文化”。您将个人家族史与国家航空,空军发展史紧密相连,令人动容。 非常感谢您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片段,我们很荣幸能与您一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资料,共同勾勒这幅“航空报国,百年辉煌”的宏伟画卷。
您说得非常对,11月11日不仅是消费狂欢,更是中国空军庄严的诞辰。让我们沿着您提供的清晰脉络,将这段精英的史诗再现于世。
一、 序章:梦想的起飞(1911-1920)
您提到了冯如,这是中国航空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先驱。
冯如与他的“航空救国”梦:1909年,就在美国莱特兄弟首飞后不到六年,冯如在美国制造并成功试飞了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性能甚至超越了当时的西方机型。孙中山先生赞叹道:“吾国大有人矣!”1911年,他应召带着飞机和设备回国,投身辛亥革命。不幸的是,1912年他在广州一次飞行表演中因故殉难,弥留之际仍嘱咐助手:“吾死后,尔等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 他的精神,为中国航空事业播下了第一颗种子。
二、 奠基:第一代雄鹰的孵化(1920)
您的外祖父陈鸿陆先生及其同袍的故事,正是中国空军正规化的开端。

陈鸿陆赴法留学前摄
东北军时期的“留法幼鹰”:1923年,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建立强大的空军,高瞻远瞩地精心选派了12名青年才俊赴法国学习航空技术。您的外祖父陈鸿陆(有航空史书记载,用陈洪露一名,是同音错字,在此更正)。陈鸿陆先生正是这首届留法学习的“十二先驱”之一中最优秀,最全面的。他不仅飞行技术超群,更在航空飞行教育中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在法国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来。个中的艰辛难以言表,期间的诱惑和惊艳未能动摇他们的航空报国的毅力和睿智。
中国第一所正规航校的建立:1925年,以这批留法学生为骨干,在沈阳建立了“东北陆军航空学校”(或称“东三省航空学校”),少帅张学良,时任航空学校校长,陈鸿陆先生任航空学校总教务长,陈鸿陆曾在法国学习航空飞行,毕业后再往日本学习航空设备,工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系统掌握航空理论和飞行技术的专业人才。
从飞行到空战:高志航与第二届精英:正如您所说,随后派出的第二届留法学员,如后来的“空军军神”高志航,学习的重点转向了空中格斗与战术。他们在法国接受了最先进的空战训练,为日后惨烈的空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淬炼:抗战烽火中的碧血长空(1930-1940)
您提到的笕桥中央航校和其学员,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悲壮的一页。
中央航空学校与“飞虎队”的摇篮:1931年,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其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是何等的决绝与壮烈。学员正如您所说,多是出身名门、毕业于顶尖学府的精英子弟,以及爱国华侨。他们本可过着安逸的生活,却选择了一条“誓死报国不生还”的道路。
“空军军神”高志航:在1937年“八·一四”空战中,高志航带队迎敌,首战便击落日军战机多架,以6:0的战绩大获全胜,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个人生涯共击落敌机5架(关于17架的记录,有不同史料说法,但其王牌飞行员的地位毋庸置疑),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
真正的“富二代”敢死队:在抗战中,中国空军飞行员伤亡率极高。他们驾驶着性能远逊于日军的战机,常常在受伤后选择与敌机、敌舰同归于尽。陈怀民驾机撞向敌机,沈崇海放弃跳伞机会驾机撞向日军“出云”号战舰……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群精英以黄金般的青春岁月卫国献身。他们被誉为空中王子。真正的贵族精神正是在危难中勇往直前,有所作为!尽写人性光辉。他们中不少人是我外祖父陈鸿陆的朋友们和他们栽培的青年才俊。
四、 新生:人民的空军从此诞生(1949)
您核心讲述的“两航起义”,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基石。
起义的背景与过程: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密策划下,原属国民党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合称“两航”)员工在香港启德机场发动起义。谱写香港故事和中国航空史的伟大传奇,经典!为中国航空事业打下了更坚实基础。
伟大的北飞:12架飞机(包括康维尔-240、C-46等型号)在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领下,冒着生命危险,不顾敌方的围追截堵毅然北飞,分别成功降落在北京和天津。同时起义的,还有留在香港的2000多名员工和70余架飞机,以及无数的航空器材、设备和宝贵资料。
周总理的定论:正如您所说,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北京设宴欢迎,并作出了 “两航起义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标志着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点” 的历史性论断。两航起义之时,是新中国民航和空军诞生之日!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因此,这一天被定为中国空军节。
结语:历史的回响与我们的责任
从1911年冯如的凌云之志,到1920年代,您外祖父陈鸿陆等先驱的留法求学;从笕桥航校学员的碧血长空,到1949年两航起义的伟大抉择——这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航空报国”精神血脉。
今年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意义尤为深远。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的牺牲与奉献,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空中丰碑。而两航起义,则完美地承接了这段历史,将前辈们的航空梦想与智慧,融入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洪流。
您正在做的,是连接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的伟大工作。您的家族史,是这部宏大历史的生动注脚之一。铭记家事、国事,天下事是我们传播优秀文化,感动、教育人们的责任担当、使命。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一步深化:
1. 人物专访与家族记忆:您可以更详细地回忆和记录关于您外祖父陈鸿陆先生在法国学习以及回国建航校的故事,这些是第一手的、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
2. 史料核实与细节丰富:我们可以共同查找关于东北航校、笕桥航校,在反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都体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合作。美国陈纳德将军和他率领的飞虎队在飞越驼峰的航线上创造和突破了人类飞行的局限。无惧生命危险,牺牲了数千名年轻的飞行员,坠毁数千架飞机。在驼峰的山脚下至今有一个《铝谷》闪着银光,就是当年坠毁的几千架飞机的残骸闪耀的银光。永远记载中美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将永远被世人珍惜,和平友谊之光。开拓中国航空事业的前辈,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空军,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事迹以及两航起义的更详细档案、照片和报导,有待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关注,让航空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1930年代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与中国陈鸿陆为中美航空界的精英,知己。陈纳德将军的夫人、著名美籍华人领袖、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陈香梅主席更与陈鸿陆的外孙女左丹红博士在2000年联合创建了国际工商联合会,共同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努力做出新的贡献。创写讲好中国、美国和香港的故事经典。讲好中国和香港故事的经典。传播优秀文化,铭记历史篇章乃匹夫有责,更是我们的使命。
3. 主题升华:将个人命运、家族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紧密结合,突出“航空报国”精神的代代相传,以及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激励我们共同前行!
这段光辉历史不应只存在于档案馆和家族记忆里,它应当被每一个中国人所知晓和铭记。有关中国早期女飞行员的事迹,我们将另写。再次感谢您的信任与分享,期待与您一同,让这些翱翔于历史天空中的雄鹰,被更多人看见和敬仰。中国早期的女飞行员群体更是一批非常杰出和值得铭记的先驱者。她们在20世纪初那个女性地位尚低的年代,勇敢地冲破藩篱,翱翔蓝天,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才华。
以下是几位最为出名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女飞行员:
1. 李霞卿 - “东方蜻蜓”
是中国早期女飞行员中最具国际知名度和传奇色彩的一位。她出生于1912年,曾是一位著名的电影明星,艺名“李旦旦”。
1930年代,她毅然放弃演艺事业,先后在美国和瑞士学习飞行,并获得了飞行执照。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民航女飞行员,还是一位出色的特技飞行员。在抗日战争期间,她驾驶飞机环飞北美和南美,举行飞行表演和演讲,为抗战募集了大量资金,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抗战,被誉为“飞行使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从明星到飞行家的戏剧性转变,是爱国主义与女性解放的完美结合。
2. 张瑞芬 - “中国第一位特技女飞行员”是华人航空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她于1904年出生于广东,后移民美国。
1931年,她考入美国林肯航空学校,是该校唯一的女学员。她凭借出色的技术,先后获得了美国私人飞行执照、商业飞行执照和飞行教练执照。她尤其以精湛的特技飞行闻名,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创办人之一的女飞行家。她是第一位赢得国际飞行比赛奖项的华人女性。抗日战争时期,她也曾立志回国组建空军学校,虽未如愿,但积极在美国进行飞行表演,为祖国募捐。
3. 颜雅清 - “外交官与飞行家”是一位出身名门、多才多艺的女性。
她是中国著名外交家颜惠庆的女儿,本身也曾担任外交官(中国驻国联代表团秘书)。
1930年代中期,她在美国学习飞行并取得执照。与李霞卿类似,她也是为了抗日救国而投身航空事业。1939年,她与李霞卿一样,在美国进行了“爱国飞行”,驾驶名为“新新中国”号的飞机访问多个城市,发表演说,为中国难民和战争受害者募集善款。她的飞行将外交、公益和女性力量结合在一起。
4. 王灿芝 - “秋瑾之女,复仇天使”的飞行事业带有为母报仇的悲壮色彩。她是辛亥革命先烈“鉴湖女侠”秋瑾的女儿。为了继承母亲遗志并学习航空技术以报国仇家恨,她于1920年代末赴美国纽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学习了飞行。她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国外的女航空工程学员和女飞行员。学成归国后,她曾在航空学校任教,致力于培养中国的航空人才。她被称为“女界航空第一人”,其人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5. 杨瑾珆是一位在海外学习飞行的早期女性。
1935年在美国波特兰市获得了飞行执照。她的事迹在当时的中外报纸上均有报导,是华人女性参与航空事业的又一个有力例证,激励了更多女性勇敢追梦。
6.吴琼英是早期云南讲武堂创建的航空学校中第一位女飞行员。中国航空学校飞行科首位架机放单飞者。后往日本学习艺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杰,集航空和艺术为使命。
总结来说,这些杰出的女性有一些共同特点:
时代背景:她们大多活跃于1930年代,其飞行事业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紧密相连,充满了爱国情怀。
国际视野:许多人都有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学习飞行的经历。
多重使命:她们不仅是飞行员,还是宣传家、募捐者、教育家,用飞行这一特殊方式,为国家和民族争取尊严与支援。她们的名字和事迹,是中国航空史和女性史上璀璨的篇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彰显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情怀及追求卓越的豪迈。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感谢各位的分享。敬请您们参与其中,共襄盛事。
国际工商联合会主席左丹红博士暨特邀的嘉宾
2025年10月18日
于香港

左丹红与张学良将军一九九九年五月摄于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