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岐黄薪火 聚杏林英才 共筑中医药教育新未来
2025-04-30 阅读(5376)
凝岐黄薪火 聚杏林英才 共筑中医药教育新未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建设项目暨
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及校园开放日活动

四月的北京,风清景明,绿树葱茏,繁华绘春。26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建设项目暨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在良乡校区举办。活动旨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有效衔接,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搭建高校与社会沟通桥梁。
高校高中联动 共谋人才培养大计
研讨会以“筑梦岐黄、远志杏林”为主题,聚焦搭建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中衔接平台,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本溪市高级中学、(澳门)蔡高中学等来自全国各地和澳门地区的50所高级中学代表参加。

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在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致辞指出:北京中医药大学十分重视本科招生工作,积极推进本科招生工作创新机制和深化改革,构建了涵盖全员、覆盖全域、贯穿全程的本科招生工作体系,生源质量不断提升,与高中校合作更加紧密。张继旺副书记强调:要共筑认知桥梁,通过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及校际交流合作,助力高中生全面了解中医药知识体系;要共育优质生源,学校将扩大合作伙伴校规模,构建中学与大学协同育人新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共建合作范式,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联合打造文化传承实践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
学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介绍了学校概况和生源质量情况,教务处副处长、岐黄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铁钢教授介绍了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工作,针灸推拿学院程凯教授介绍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情况。

学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

教务处副处长、岐黄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铁钢教授

针灸推拿学院程凯教授
会上,学校领导为参会高中授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伙伴学校”牌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王晓楠、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吴学安、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副校长马瑞华及山西省孝义中学校常务副校长秦林山分别做了交流分享。
会议共同探讨了如何加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为高中学生提供中医药特色鲜明、更加系统全面的中医药进校园教育方案,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次活动拓展了高中和高校的沟通渠道,探索了高中与高校“校校合作”赋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必将为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名校齐聚杏林 助力学子规划未来
同期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31所高水平行业特色院校参与。在活动现场,各学院名师及优秀学生代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重点介绍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培养特色,吸引了全国数千名考生、家长及中医药爱好者,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创新活力。校党委副书记张继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校园开放日,不仅能够介绍高考招生数据和政策,也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医药的价值,为投身健康中国行动埋下梦想的种子。”

名校齐聚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
环节设置新颖 全面展现学校特色
在校园开放日活动现场,学校精心设计了“高考招生咨询”“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专家义诊”等板块。参与者跟随师生志愿者的脚步,深度探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群综合实训平台、中药DIY鉴别体验中心、“10秒”中医药体验馆等特色基地和场馆,近距离了解中医药学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在中医药文化体验板块,中医学院和针灸推拿学院举办的中医科普讲座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在义诊区,5位优秀青年医师为家长和考生把脉问诊,充分展现了“望、闻、问、切”中医诊疗精髓。学生社团则通过中医药文创、养生茶饮、耳穴贴压、颈肩按摩等形式,践行“中医药惠及百姓”的理念,展现了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的多元可能。

北京中医药大学供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供图
线上线下融合 拓宽宣传推广渠道
除线下活动外,学校同步开启了“云游北中医”直播,全景展现校园开放日的盛况,广大网友通过云端了解北中医校园开放日的情况,各平台观看直播的总数量超过8000人次。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指出:“校园开放日既是招生咨询窗口,更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
今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开放日力求创新,在活动整体规模、环节流程设计、高校参与数量、公众参与渠道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已经成为公众了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品牌。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红岩发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