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非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大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11-13 阅读(5891)
2025年11月8日至9日,山东省非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大会在济南灵岩寺檀园宾馆隆重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组委会副主任张世信、山东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暨国家级非遗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孙日成,以及来自全省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的非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大会的还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潍坊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近百余人参与。

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对会议高度重视,并在会前就会议核心议题作出重要指示。与会代表围绕其指示要求,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并修订了《山东省非遗武术联谊会章程》,由孙日成副会长宣读修订内容,李成银教授对关键环节作了补充说明。随后,山东省非遗武术联谊会秘书长林志刚教授宣讲了“全国两会提案”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了非遗武术的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

在“非遗武术进校园”专题讨论环节,潍坊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副秘书长尹洪兰宣读了《非遗武术代表传承人进学校管理办法》,引发广泛讨论。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指出,当前研学热潮为非遗武术传承带来新机遇,有助于发掘更多武术人才。杜文明进一步建议,在发现人才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竞技比赛,促进技艺精进。山东体育大学教授于波提出,非遗武术应积极响应“武术赋能”战略,借助影视、文旅、互联网等多元路径开发体育产业,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然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沙宗朝也反映了当前研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活动流于形式,参与者多为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且活动多属公益性质,缺乏持续动力。他呼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

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李成银教授指出,本次大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节点,系统总结了2025年山东非遗武术的传承工作,并为未来的发展路径清晰锚定方向。他强调,山东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着力加强对非遗武术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武术进校园”等关键提案转化为实效,让传统武术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次大会在热烈而务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大会成员一致认为,会议为山东省非遗武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力量,共同助力非遗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刘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