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醒狮,腾跃家国情怀
2025-11-13 阅读(5041)
新华社记者张武岳、李丽、刘宏宇
精彩绝伦的十五运会开幕式,让国人和世界为之赞叹。随开幕式一起火爆出圈的,除了吉祥物,还有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百头醒狮。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此次也是舞狮作为群众展演项目首次亮相全运会舞台。作为承载着岭南精神的非遗传统项目,千年醒狮,首登全运,备受瞩目,迅速走红。
五岭之南、大湾区畔,醒狮表演时时可见,醒狮文化处处可感。这个有着广泛认同的文化符号,根植于岭南大地的历史文脉中,也深深融入大湾区民众的寻常生活。
全民全运之狮
全运会舞龙舞狮比赛,正在广东佛山赛区进行得如火如荼。
狮头高昂,祥瑞满堂;采青纳福,财源广聚。南狮赛场上,一头头色彩艳丽、姿态灵动的醒狮,在“高桩”“青阵”间腾跃翻滚,完成“采青”。各种惊险动作让现场观众时时惊呼、不断喝彩。

11月11日,贵州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南狮自选项目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天下醒狮,皆出南海。”作为南狮起源地,佛山的南狮比赛场场爆满,成为该赛区人气最高的比赛项目。
“我们平时也经常看到醒狮表演,但全国大赛花活儿更多、难度更高、更精彩,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来自佛山顺德的何结燕说,当身边司空见惯的民间运动登上全运舞台,向全国转播,佛山人都感觉与有荣焉。
赛场之外,醒狮更成为新晋“网红”。在各地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中,“三国醒狮”盲盒一举成为销售冠军,开幕不久便“一狮难求”。
“醒狮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这项民间运动在粤港澳地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醒狮形象也深受男女老少喜爱,在本届全运会上进入全运大家庭,恰逢其时。”广东队教练何灿添感慨。
舞狮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南狮也叫“醒”狮,在粤语中,“醒”有开朗、振奋和积极向上之义。“醒狮可以表现喜怒哀乐等多种神态。表演往往以‘睁眼’为核心动作亮相,象征狮子从沉睡到苏醒,‘醒’字精准地捕捉到表演中最具生命力的瞬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副主席黄钦添说。

11月11日,湖南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南狮自选项目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醒狮技艺源远流长,最早脱胎于唐代宫廷狮子舞,明代中叶岭南地区已有专门制作狮头和锣鼓的能工巧匠。明清时期形成的狮舞,大量吸收了本地戏曲和武术元素,逐渐形成了传承至今的独特表演风格。
如今,岭南地区舞狮运动蓬勃开展,在全民健身和文化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赛龙舟大部分在端午节举办不同,岭南醒狮几乎一年365天“天天见”。何灿添说:“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和老百姓的生活深度绑定,无论公司开张、饭馆开业、节日庆典,随时随地都可以‘醒’起来。”
何灿添与醒狮结缘正是因为全运会。2001年九运会在广东举办期间,开幕式上的醒狮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只有16岁,身边很多长辈和朋友都参与了那次表演。”受到醒狮文化的耳濡目染,何灿添2006年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这个行当。
龙舟等同样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民间运动,开展起来需要特定时间和场地,而醒狮表演限制小,形式更加灵活,可以一两头,也可以几十头甚至上百头。
在全运会佛山赛区,当全国各地女篮运动员抵达住宿酒店时,两头黄色醒狮就担任起了“迎宾员”。它们腾跃助威,叼着“旗开得胜”“名列前茅”的条幅,为运动员们送上美好祝福。
自醒自强之狮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
十五运会开幕式上,伴着黄飞鸿电影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的热血旋律,百头醒狮结合VR技术震撼登场,以刚劲舞姿赢得现场观众赞叹欢呼,也让家国情怀的身份认同、民族振兴的情感认同,激荡在屏幕前的亿万中华儿女心中。

11月9日,演员在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醒狮之“醒”,正与“自醒自强”之意息息相关。
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清朝末年,中国积贫积弱,被西方列强称为“睡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了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救国热情,提出中华民族“不是永远沉睡的狮子,是一头已经觉醒的雄狮!”
那时广东民间舞狮团体中不乏革命志士,他们将意为吉祥的“瑞狮”改名为“醒狮”,寓意“中华觉醒、民族复兴”,激励民众救亡图存。
黄飞鸿系列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一段历史。

图为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
2006年,狮舞(广东醒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南京连续举办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澳门有“狮王争霸国际赛”,佛山南海区的“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更是连续多年成为国际狮艺交流平台。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醒狮,在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上舞得愈发欢腾。
全运会让佛山醒狮大面积“圈粉”。黄飞鸿纪念馆前,佛山黄飞鸿中联醒狮队两头醒狮在高低绵延的桩柱上“闪转腾挪”,引来诸多游客阵阵叫好。

11月10日,佛山黄飞鸿醒狮队在广东省佛山市黄飞鸿纪念馆前表演。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该队教练黄启超说:“黄飞鸿是佛山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队员们都是黄飞鸿的‘弟子’。小时候看电影《黄飞鸿狮王争霸》,其中的舞狮场面、爱国热情,到现在还让我热血沸腾。”
说起一代宗师黄飞鸿与醒狮的历史渊源,黄启超的话匣子就收不住:黄飞鸿对传统醒狮技艺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进一步将武术融入舞狮,让醒狮汇集舞蹈、武术、杂技与美学的精华,从而更具备唤醒国人的感染力。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
黄钦添说,自明朝以来,以广东南狮为代表的醒狮文化,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华人聚居区,成为海外华人民族情感的重要寄托。这是全球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热血。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中国浙江商会执行会长陈翔广在网上观看了全运会开幕式的醒狮表演。“开幕式很盛大,很震撼,醒狮的登场让我们觉得格外熟悉亲切。很多华人朋友看了都很激动,盛世舞醒狮,象征着祖国蒸蒸日上。”
在里约,华人的重要活动和庆典通常都以醒狮表演开场。醒狮作为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也日益受到巴西当地民众的喜爱。

2024年9月14日,民众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欢聚中秋”活动上观看舞狮表演。新华社发(拉赫尔·帕特拉索 摄)
陈翔广介绍:“当地华人组建的舞狮队如今有了很多巴西演员,大家积极参与醒狮表演,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了解和认同。”
传承传播之狮
在佛山赛区,舞龙舞狮项目中有一支队伍格外受人关注——粤港澳联队,20多人中有两名香港队员和两名澳门队员。

11月11日,粤港澳联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南狮自选项目决赛中。最终,粤港澳联队获得一等奖。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站在联队的狮头前,教练梁广焯说:“为了体现粤港澳三地特色,我们专门做了颜色搭配:橙红色代表广东的木棉花,紫红色代表香港的紫荆花,绿色代表澳门的青莲花。”
澳门运动员李紫嫣在联队中承担打镲的角色。合练开始后,她很快融入团队。“三地舞狮技艺相似,无论在澳门表演,还是在联队比赛,我的角色没有变。大家很默契,在为同一件事情共同努力,那种信任感和亲近感让我很亲切、很安心。”
李紫嫣说,粤港澳三地文化同宗同源,醒狮承载着三地血脉相连、携手并进的精神内涵。醒狮活动在港澳同样开展频繁,备受民众欢迎。“在澳门,最现代化的写字楼前,也常有传统醒狮表演引来围观喝彩。古老与现代交融,别有一番景象。”
香港运动员李楚鸿担任最吸睛的“狮头”。他说:“大家对我的信任让我很感动。这一次,我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粤港澳三地东道主去争光。”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文体产业的发展,醒狮传承在粤港澳三地又掀起新热潮。何灿添说,从当年风靡全国的《黄飞鸿狮王争霸》,到近两年国产动画片《雄狮少年》热播,优秀影视作品为这项传统文化推波助澜,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并投身这项运动。

图为电影《雄狮少年》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醒狮也正在进校园、进社区。南海区南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樵北中学副校长戴春进推广舞狮有独到办法:体育课把醒狮的弓、马、仆步拆解成游戏,音乐课将鼓点编成节奏口诀,德育课把“狮礼”融入班会课……操场上的醒狮队渐成全校“焦点”,也走上了广东省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等更大舞台。
让醒狮“活”在当下的,还有“95后”青年朱亮维。记者在世宇昌荣醒狮扎作工艺作坊看到他时,他正在观察一个狮头半成品。他组建了龙狮团队,还和队员们合伙开了一家龙狮主题茶咖。
“狮头扎作是祖辈代代相传的家业,我要把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在天云阁·龙狮·茶饮里,岭南特色的青砖屋与桑基鱼塘相得益彰,店内龙狮元素随处可见。
“天南海北的客人很多,有关醒狮的故事,我时常向到店的客人讲述。”朱亮维说。
狮意传承正当时。大湾区关于醒狮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所了解和传扬。